我们是在读于郑州大学的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,在去年我们申请了关于“文化IP创业”的创业项目,基于我的家乡安海建立了属于年轻人的“安平商人”工作室,一年来通过调研文化产业,以及进行与文化相关的创业尝试,我开始思考青年人以地方文化为基础进行创业实践的优势及可行性,以及工作室建立后续的长期性发展,“如何构建一个生态创新的爱安海的大学生社群,在推动古镇文旅产业协同发展中贡献青年力量?”我想把我这段时间所接触到的“安海文化”“文化产业创新路径”带进来,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,获得新的体会~
想问嘉宾的问题:
1、你有留意过家乡的文化内容吗?
2、你是否会留意家乡的文创故事,觉得他们做的文化宣传怎么样,能不能吸引你的注意?
3、如果你在这个青年工作室里面,你想做哪些内容,获得什么东西?
4、对于安海文化产业的思考与建议
5、没有边际的思考,文化以后会变成一种什么形式?
分享的小伙伴:
林荣宗(向前走彩印创始人、安海文创协会会长)
泉州
热爱家乡本土文化,对家乡文化有深厚的感情,创作了安海镇的特色IP郑芝龙,真正的把情怀融入在了安海,乐于与青年人交流,展开多维度的思考。
翁温深(文创协会秘书长)
泉州
对晋江特色项目—灯谜有独到的理解,字谜的行间透露着思考中的智慧,整理过自己的灯谜著作,致力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创新。
饶杨杨(郑小Z学苑创始人)
泉州
参加过很多的创业比赛,有自己的创业项目,作为一名有温度有理想的青年,成立了自己的平台与项目,即将面临毕业的他勇面对创业的挑战,就像他说的,郑小Z 是一群郑重其事的,有理想有担当的Z时代青年,人才社群的搭建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!
周睿(单车社创始人)
天津
深入研究食品化学技术的在读学生,希望以所学技能为古镇的特色美食做系统性的整合销售与改善创新,致力于将食品进行文化性的赋能。
高龙浩
郑州
一个每次在外面参加活动都会被人要微信的人,会主持会配音喜欢拍视频的大家都以为是传媒生的电商生,也是喜欢文化旅游,爱讲故事的人哦
许锦涛(安平商人工作室创始人)
郑州
从高中开始就爱折腾的年轻人,喜欢自行车,创办过自行车社,快看,现在他又开始研究文化了,未来的他又会干什么呢?